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折桂令·拟张鸣善

倪瓒 倪瓒〔元代〕

草茫茫秦汉陵阙,世代兴亡,却便似月影圆缺。山人家堆案图书,当窗松桂,满地薇蕨。
侯门深何须刺谒?白云自可怡悦。到如何世事难说,天地间不见一个英雄,不见一个豪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秦汉的帝王坟墓已经埋在茫茫草野之下。那以后历代江山易主,就像天边的月亮时圆时缺那样迅速变幻,司空见惯。我家里堆的是书画,窗前栽的是松桂,满地长的是薇蕨。
侯门深似海,何必去拜访呢,白云自有自己的快乐。到如今世事依然不堪。看茫茫天地之间,竟见不到一个英雄,一个豪杰。

注释
拟:模拟。张鸣善;元代后期散曲作家。此曲从内容看,可能是模仿张鸣善《水仙子·讥时》。
陵阙:指帝王的坟墓。
山人家:山居的人,作者自称。堆案图书:形容藏书丰富。案,桌子。
薇蕨:皆草本植物。伯夷、齐叔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后世以“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倪瓒生活于元代末年,社会黑暗腐败,他一生抱定清贞绝俗的态度,攻书好学,笃于自信,以书画名噪一时。但他也不能与世隔绝,更不能对社会的动荡无动于衷。张鸣善大约稍早于倪瓒,也是一位有名的曲家,官至宣慰司令史,也有些耿性。倪瓒和张鸣善是有很多共通之趣的,倪瓒的这篇小令是唱和张鸣善的某篇作品而写的。

参考资料:完善

1、 于明善主编. 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15 ,第416-417页
2、 伍中敏. 元曲三百首注析[M].长沙:岳麓书社,1992 ,第436页
3、 王洪. 古代诗歌鉴赏辞典[M].北京 : 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 ,第882页

赏析

  倪瓒的这首小令是一首述志寄怀之作。这首小曲,抒发了他对历史和现状的感慨,直接表现了他的生活态度,生动地反映了这位杰出的山水画家的思想品格。

  开始三句从吊古入题。陵是古代帝王的坟墓,阙是墓门前所立的双柱。起句的浅层意思是说,时间无情,秦汉帝王的陵墓都已埋在茫茫野草之下;实际含义是有雄才大略的秦汉帝王的丰功伟业也都成了历史陈迹,早已埋在荒草中被人遗忘。作者紧接着说,秦汉尚如此,那以后历代江山易主,就像天边的月亮时圆时缺那样迅速变幻。这样,腐败的元王朝的命运,也就不足以使这位隐逸之士特别关注了。这几句时间跨度大,寄托的感慨深,虽然情绪有些低沉,但这种人世沧桑的历史感也反映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这首小令先以曾经强盛的秦汉为例,说明朝代的更替如自然变化,人力无奈;最后论今述志,指出那些作威作福的达官贵人们,根本没有一个是真正的英雄豪杰,表达作者对世代兴亡、世事难说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企盼。全词比衬烘托,创造气氛,意境悲凉,直接表现出诗人的生活态度,生动地反映了这位杰出的山水画家的思想品格。

倪瓒

倪瓒

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江苏无锡人。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清閟阁集》。 287篇诗文  24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蟾宫曲·咏西湖

奥敦周卿 奥敦周卿〔元代〕

西湖烟水茫茫,百顷风潭,十里荷香。宜雨宜晴,宜西施淡抹浓妆。
尾尾相衔画舫,尽欢声无日不笙簧。春暖花香,岁稔时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青江引·山居春枕

张可久 张可久〔元代〕

门前好山云占了,尽日无人到。松风响翠涛,槲叶烧丹灶。先生醉眠春自老。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天净沙·宁可少活十年

严忠济 严忠济〔元代〕

宁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无权,大丈夫时乖命蹇。有朝一日天随人愿,赛田文养客三千。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