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房
杜甫〔唐代〕
洞房环佩冷,玉殿起秋风。
秦地应新月,龙池满旧宫。
系舟今夜远,清漏往时同。
万里黄山北,园陵白露中。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新婚的房间里冷冷清清,玉石装饰的宫殿里吹起了秋风。
在秦地这边,月亮又圆了,龙池那边的旧皇宫还是老样子。
今天晚上船要远行了,这夜晚寂静的时光和过去一样,只能听到清晰的滴漏声。
我此刻身在万里之外的黄山北边,而那皇家陵园正笼罩在白露之中。
注释
环佩:古人所系的佩玉。
系舟:泊舟。
清漏:清晰的滴漏声。古代以漏壶滴漏计时。
园陵:帝王的墓地。
创作背景
此诗当是大历元年(766)在夔州作。杜甫寓夔,因秋月触发而生故国旧君之思。明皇以广德二年三月葬泰陵,诗云“园陵白露中”,又曰“仙游终一閟,女乐久无香”,则去葬年远矣。梁权道编在大历元年,得之。《杜臆》:八章,皆追忆长安往事,语兼讽刺,以警当时君臣,图善后之策也。每首先成诗,而撮首二字为篇名,乃三百篇遗法。赵曰:此下八篇,盖一时所作。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338篇诗文 2730条名句
崇义里滞雨
李贺〔唐代〕
落莫谁家子,来感长安秋。
壮年抱羁恨,梦泣生白头。
瘦马秣败草,雨沫飘寒沟。
南宫古帘暗,湿景传签筹。
家山远千里,云脚天东头。
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
垂老别
杜甫〔唐代〕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
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老端。(衰老 一作:衰盛)
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